深夜十一点,斯诺克艾菲TV直播间的在线人数悄然突破十万。台呢墨绿,聚光灯下,那颗白球如同命运的指针,在数百万观众的注视下缓缓停驻——它距离库边仅一粒巧克粉的厚度,却让整个赛

深夜十一点,斯诺克艾菲TV直播间的在线人数悄然突破十万。台呢墨绿,聚光灯下,那颗白球如同命运的指针,在数百万观众的注视下缓缓停驻——它距离库边仅一粒巧克粉的厚度,却让整个赛场的空气凝固了三十秒。
这是世锦赛四分之一决赛的决胜局。45岁的老将李明指节发白,俯身时额角汗珠折射出细碎的光。解说员压低声音:“母球几乎贴库,全球最难击球角度之一。”镜头推近,能看见他右手小拇指因多年架杆动作微微变形。十四年前他首次闯入世锦赛时,社交媒体尚未诞生,而此刻,斯诺克艾菲TV直播间的弹幕如流星划过——“这局值一套房”“手抖了”“致敬老将”。
隔壁训练厅里,两个少年正对着手机屏幕屏息凝神。他们刚结束六小时练习,校服口袋里还装着做不完的试卷。其中一人轻声说:“李教练说,打斯诺克要学会和孤独做朋友。”但此刻,通过这方小小的电子窗口,他们与十万陌生人共享着同一种心跳。
李明调整了三次呼吸。世界在镜头里退成模糊的背景,只剩七颗彩球在脑海中构成七十二种解球路线。他想起自己在地下室用报纸遮住的破洞练球的日子,那时最大的观众是只偶尔路过的野猫。
出杆。白球划出教科书级的低杆弧线,绕过整张球台轻轻吻上红球。全场起立的轰鸣声中,少年扔掉手机抱住同伴尖叫。而李明只是用巧粉轻轻摩擦皮头,像过去二十年里的每一次击球那样,走向球台另一侧。
有些胜利,从来不只是关于胜利本身。